【簡介:】這是本人的第一架遙控飛機,由于是第一次做,也走了些彎路,多虧了王老師的耐心指點,才得以使整個工程進行的比較順利。這里把我的制作過程寫下來,希望對有意發(fā)展此愛好的模友們有所
這是本人的第一架遙控飛機,由于是第一次做,也走了些彎路,多虧了王老師的耐心指點,才得以使整個工程進行的比較順利。這里把我的制作過程寫下來,希望對有意發(fā)展此愛好的模友們有所幫助。本人水平有限,如有不足歡迎指正。
一)材料
航空模型不同于普通的車、船模型。車依附于地面,船依附于水面,它們都可以獲得相對穩(wěn)定的支撐。因此車得遙控器壞了,船的遙控器壞了,還可以修修繼續(xù)玩,另外,車模,船模對控制的要求也不高,普通2通道遙控器已足夠。而遙控飛機就不同了。飛機在空中飛行,情況要比路上,水上復(fù)雜得多,這對遙控的精度與可靠性的要求就更高了。因此,玩航模一定不要怕在遙控器上花錢。
1)航模的電子系統(tǒng)一般由這幾個部分組成:電機、電調(diào)、遙控器(接收機)、舵機、電池。下面來分別介紹一下。
電機:一般是無刷電機,推力在500g以上,飛機的動力。相較于有刷電機,無刷電機的壽命更長,效率更好,為廣大模友普遍接受。最低價格約50元。
電調(diào):要配備舵機及無刷電機必定要配備電調(diào)。電調(diào)的作用有二,一是將電池的直流電轉(zhuǎn)換成無刷電機需求的交流電,二是實現(xiàn)舵機、電機的比例遙控。最低價格約50元。
遙控器(接收機):航模遙控器絕大多數(shù)為比例遙控(電機推理的大小和舵機的偏轉(zhuǎn)角與遙控器控制桿的角度有關(guān)),因此價格較高,但這也保證了較高的操縱效率。最低價格約120元。
舵機:控制舵面得,9g舵機是目前的主流。每個約15元
電池:入門級的是11.1v航模用鋰電池,最低價格約70元
電子設(shè)備是航模中最為昂貴和重要的部分,而且很多部分可以重復(fù)使用。
2)航模的機身主要由kt板,碳棒,膠帶等打造。
肥鳥號用的是新手(例如本人)最喜愛的kt板。kt板重量輕,強度較好,價格便宜,容易加工,因此是種非常好的材料。這次用的板叫冷壓板,相較于普通kt板,冷壓板強度更高,但也更重(這直接導(dǎo)致了這只百靈鳥變身肥鳥),要謹慎使用。
肥鳥號的機身用碳棒做了加強,共用了5mm碳管81cm,4mm碳管66cm*2,加一根30cm的2mm碳棒作為加強筋。這使整機強度達到了優(yōu)秀水平。
肥鳥的機身用了透明膠帶作為加強,可使飛機抵御一定的撞擊。
3)粘合材料與其他材料。制作肥鳥使用到了三種膠水,還使用到了線、即時貼、鋼絲等。
泡沫膠:可以搞定泡沫連接、泡沫與舵機連接、泡沫與碳桿連接等問題,神通廣大,是集體粘合的首選。但泡沫膠干得慢,強度略小,而且會對kt板產(chǎn)生一定的腐蝕。
熱熔膠:需與熱熔膠槍搭配使用,優(yōu)點是粘的牢固,干得快,多用于舵機、電調(diào)、馬達等結(jié)構(gòu)的固定加強。缺點是太重,增加飛機重量增加得厲害。
502膠:基本很少用到,在制作舵的連桿和起落架是會用到(主要由于502對泡沫的腐蝕作用非常強烈)。
鋼絲、線:制作連接桿和起落架時用到。
即時貼:制作飛機鉸鏈、機身結(jié)構(gòu)加強、裝飾。
馬達墊片:固定馬達的
舵角:控制舵面
二)設(shè)計:設(shè)計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流程:設(shè)計要求→估算重量→確定尺寸及布局(整體布局,馬達、電調(diào)、舵機等的位置)→根據(jù)重量選擇馬達→布置電池調(diào)整重心
2)重心一般要在機翼前三分之一處(升力中心)
3)設(shè)計時要考慮到集體強度,機翼用5mm碳管加強,機身用兩根4mm碳管加強
4)考慮到起落架的位置及承力結(jié)構(gòu)
5)設(shè)計起落架時要考慮到槳的尺寸
6)肥鳥號計算重量350g,實際重量超過了400g,選用了新西達2212馬達(最大推力700g左右)。一般來說飛機的推重比要大于1,在飛機推重比約0.5時就能起飛。
三)制作
沒啥了,慢慢按照圖紙做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