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1、【單選題】 (2分)《軍志》當中“止則為營”的下一句是( 行則為陣)2、【單選題】 (2分)《孫子兵法》誕生于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3、【單選題】 (2分)孫子的真實名字是 (孫武
1、【單選題】 (2分)
《軍志》當中“止則為營”的下一句是( 行則為陣)
2、【單選題】 (2分)
《孫子兵法》誕生于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
3、【單選題】 (2分)
孫子的真實名字是 (孫武)
4、【單選題】 (2分)
“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后孫子者,不能遺孫子。”做出這個評價的人是 (茅元儀)
第一章
1、【單選題】 (2分)
計篇中所講的“五事”第一事“道”,其含義是戰(zhàn)爭需要得到誰的支持(人民群眾 )
2、【單選題】 (2分)
下面不是《孫子兵法》常用三大版本的是(孫子通典)
3、【單選題】 (2分)
計篇當中對“將”的選拔標準排在第五位的是( 嚴)
4、【單選題】 (2分)
下面哪個選項不是計篇當中 “七計”的內容(智謀孰強)
5、【單選題】 (2分)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句話中“兵”的含義是 (戰(zhàn)爭)
6、【單選題】 (2分)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下列不屬于“五事”的是 (兵)
7、【單選題】 (2分)
《作戰(zhàn)篇》當中一輛革車配有士兵多少人 (25)
8、【單選題】 (2分)
在古代攻城戰(zhàn)中,相比于守城方,攻城方一般而言相對需要兵力(較多)
9、【單選題】 (2分)
《作戰(zhàn)篇》當中孫子提出的“智將”判斷標準是 (務食于敵)
10、【單選題】 (2分)
現代戰(zhàn)爭后勤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是(物資耗用量越來越多)
11、【單選題】 (2分)
下列攻城工具的作用是觀察敵情的是 (巢車)
12、【單選題】 (2分)
兵學巨著《戰(zhàn)爭論》的作者是哪國人 (德國)
13、【單選題】 (2分)
美國的“孫子核戰(zhàn)略”的是主要參考了《孫子兵法》中(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 )的觀點制定的。
14、【單選題】 (2分)
《謀攻篇》認為若有十倍于敵人的兵力則采用的戰(zhàn)法是 (圍之)
15、【單選題】 (2分)
“百戰(zhàn)不殆”的上一句是 (知彼知己)
第二章
1、【單選題】 (2分)
《形篇》認為,在戰(zhàn)爭中使自己“不可勝者”是通過(防守)來實現的。
2、【單選題】 (2分)
《形篇》認為,“勝兵”的表現就好像(以鎰稱銖 )
3、【單選題】 (2分)
《形篇》認為,在戰(zhàn)略運籌過程中,由“地”可以推導出 (度)
4、【單選題】 (2分)
《勢篇》認為,要達到“斗眾如斗寡”的效果,則需運用 (形名)
5、【單選題】 (2分)
下面不屬于中國古代“五聲”當中的是 (咪)
6、【單選題】 (2分)
對于“奇正”作用表述正確的是 (“奇正”都可以獲得勝利 )
7、【單選題】 (2分)
《勢篇》認為“認勢者,其戰(zhàn)人也,如轉木石”而下面選項哪一個造的“勢”最強 (圓石置于斜坡)
8、【單選題】 (2分)
在《虛實篇》當中,用“虛”來代表不利因素,下面哪種因素可認為是“虛” (動)
9、【單選題】 (2分)
戰(zhàn)爭中將敵人“由實轉虛”的根本辦法是(致人而不致于人)
10、【單選題】 (2分)
虛實篇講究“( 策 )之而知得失之計”
11、【單選題】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