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此路最東端,北側曾是德國總督府小學,日占期間擴建為日本第二尋常小學,只收日本子弟,抗戰(zhàn)勝利后被用作美軍軍營,主樓發(fā)生火災燒去了一層,解放后成為解放軍駐地,原附屬體育場建了青島
此路最東端,北側曾是德國總督府小學,日占期間擴建為日本第二尋常小學,只收日本子弟,抗戰(zhàn)勝利后被用作美軍軍營,主樓發(fā)生火災燒去了一層,解放后成為解放軍駐地,原附屬體育場建了青島第一個游泳館。對面是1933年落成的東方市場,是一個以經營副食品為主的綜合性市場。北門外是廣西路新4號,開辦為荒島書店,經營新文學書籍,是青島地下黨的聯(lián)絡點,也曾經是青島“左聯(lián)”的活動地點。廣西路3號曾是德國駐青島領事館,建房于廣西路、青島路口??箲?zhàn)勝利后,孔子七十五代孫、實業(yè)銀行經理孔祥勉買下了這座樓房,題為“南園”。1985年,孔祥勉之女孔令仁將其捐獻給國家,現(xiàn)在是南園孔子紀念館。廣西路最早的建筑之一是安徽路口的郵電大樓,有方形塔頂。它的斜對面是魯大公司,(日本經營山東礦業(yè)的公司),解放后作為市總工會、市科協(xié),現(xiàn)在拆建為青島日報集團大樓。廣西路13號曾是米維斯基圖書館,是一家私人圖書館。米維斯基本人住在廣西路6號。郵電局的西南對面,曾是早期青島最大的百貨店吉利洋行,經營歐洲產品為主的世界名牌產品:德國百貨、俄國毛毯、捷克皮鞋、意大利服裝等,旁邊是斐師恒開的珠寶店,對面是亨利街警察署,中國收回青島后成為第一警察署。隔壁為醫(yī)藥商店,后為橡樹飯店(現(xiàn)為“紅房子”)。斐師恒珠寶店的西邊是一處公寓樓,郁達夫、王映霞夫婦在這里住了一個月,寫有《避暑地日記》、《青島雜事》及游記。在廣西路安徽路路口東南角矗立著一棟漂亮的建筑,這是由德國伯德維希公司在1899至1900年期間建造的,人們一般稱其為“伯德維希商業(yè)大樓”。這張照片還顯示,路口西北角和西南角是一片空地。這說明,蘭德曼大樓和吉利百貨大樓的建造明顯地晚于這個時間。 這個設計講究的伯德維希商業(yè)大樓建成后,該公司并沒有自己獨立使用,而是出租了部分的樓層。據史料記載,1900年,租用伯德維希商業(yè)大樓一樓的是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嘉卑世有限公司開設的一家百貨公司,拱形的臨街大櫥窗將琳瑯滿目的商品向人們展示,有來自歐洲的時裝、化妝品、酒類、香煙,以及中國的精美瓷器、工藝品、茶葉,日本的絲綢、布料,還有來自市郊的農場新鮮的蔬菜水果……。廣西路、中山路口曾是青島大新民報社,出版《大新民報》,為敵偽宣傳??箲?zhàn)后這里成為《青島公報》社。解放后曾作為工藝品公司,今天為發(fā)達大廈、交通銀行。廣西路、河南路口是“馬車院”,20世紀上半葉,馬車是青島主要交通工具,全市有好幾處馬車院,這里是其中之一。青島的客運馬車很有特點,因為青島山路多,所以一般要用兩匹馬,成為“雙駕馬車”。馬車沒有車廂,是帆布頂棚,四周垂下荷葉邊,兩側各座三人,馭手旁坐一人,共可坐7人。馬車院斜對面是“第一旅社”,在中國人開辦的旅社中是較大的,設備也較先進,位置在火車站前,占有地利,在國內較有影響?,F(xiàn)為民居。廣西路最西端曾是第五公園,面積不大,僅有樹木花卉,沒有山、池,是周圍居民憩息的公園,也是乘火車的旅客們候車的地方,后來擴建火車站時拆除。青島公交2、5兩條無軌電車線路經過此路,過了此路就是終點站——青島火車站車站。1960至1997年,電車行駛中山路以西路段,1998至2010年行駛河南路以西路段,后因地鐵施工繞行廣西支路,一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