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一、高斯
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后,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1+2+3+ ...+97+98+99+100 = 老師心里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
正要借口出去時
一、高斯
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后,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1+2+3+ ...+97+98+99+100 = 老師心里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
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高斯叫住了!原來高斯已經(jīng)算出來了,高斯告訴大家他算出的答案:5050,從此以后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jīng)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數(shù)學基礎(chǔ),更讓他成為數(shù)學天才!
二、祖沖之
公元462年,祖沖之請求宋孝武帝頒布新歷,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議。那時候,有一個皇帝寵幸的大臣戴法興出來反對,認為祖沖之擅自改變古歷,是離經(jīng)叛道的行為。?
祖沖之當場用他研究的數(shù)據(jù)回駁了戴法興。戴法興依仗皇帝寵幸他,蠻橫地說:“歷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應(yīng)該改動。”祖沖之一點也不害怕。他嚴肅地說:“你如果有事實根據(jù),就只管拿出來辯論。不要拿空話嚇唬人嘛?!?/p>
宋孝武帝想幫助戴法興,找了一些懂得歷法的人跟祖沖之辯論,也一個個被祖沖之駁倒了。但是宋孝武帝還是不肯頒布新歷。直到祖沖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創(chuàng)制的大明歷才得到推行。
盡管當時社會十分動亂不安,但是祖沖之還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學。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數(shù)學方面。他曾經(jīng)對古代數(shù)學著作《九章算術(shù)》作了注釋,又編寫一本《綴術(shù)》。
他的最杰出貢獻是求得相當精確的圓周率。經(jīng)過長期的艱苦研究,他計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最早把圓周率數(shù)值推算到七位數(shù)字以上的科學家。
祖沖之在科學發(fā)明上是個多面手,他造過一種指南車,隨便車子怎樣轉(zhuǎn)彎,車上的銅人總是指著南方;他又造過“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試航過,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還利用水力轉(zhuǎn)動石磨,舂米碾谷子,叫做“水碓磨”。
祖沖之晚年的時候,掌握宋朝禁衛(wèi)軍的蕭道成滅了宋朝。
三、阿基米德
古希臘著名科學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前212年)的浴室里,阿基米德在洗澡。
浴盆里放了大半盆熱氣騰騰的水,阿基米德一屁股坐了下去,忽然覺得渾身輕飄飄的,身子浮動著,那熱水嘩嘩地直從盆里溢出來?!八诺么蠖嗔恕!彼乱庾R地站了起來。盆里的水落了下去,他孩子氣地又重重地坐下去,水又往上升起,沒過盆沿溢了出來。
忽然,他眼睛一亮,跳出浴盆,光著身子沖到門外,跑上大街,高喊道:“我知道啦!我知道啦!”咦!這老頭瘋了嗎?瞧,他渾身上下一絲不掛。
其實,阿基米德沒有瘋,他解開了一個重要的秘密,一時有點忘乎所以。幾天前,地中海的西西里島上的敘拉古王國的國王,叫金匠做了一頂純金的王冠,漂亮極了。
可大臣們卻竊竊私語:“誰知道是不是純金的?”國王聽了這種議論后,就叫人把王冠稱了一下,可是王冠和交給金匠的金子一樣重,沒法辨別里面有沒有含別的什么金屬。國王就把聰明的阿基米德召來,讓他弄個水落石出。
現(xiàn)在,阿基米德在洗浴時得到了一種啟發(fā),他覺得,馬上就可以弄清這個王冠的秘密。當阿基米德發(fā)覺大家在一旁嘲笑他,低頭一看,才知道自己赤裸著身子,馬上回屋胡亂地穿上一套衣服,進王宮去了。
他給國王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找來一塊和金冠同洋重的純金塊、兩只同樣大小的罐子和盤子,然后把王冠和金塊分別放進裝滿水的罐子里,當水從罐子里溢出來時,各用盤子接著。最后把這些水分別稱一稱,結(jié)果,發(fā)覺溢出來的水不一樣多。
阿基米德對國王說:“現(xiàn)在我可以斷定,這只王冠里摻有其他金屬?!眹鯁枺骸盀槭裁?”“王冠和純金塊一樣重。
但如果王冠是純金的,那么,它們的體積也應(yīng)該是一樣大,放進水罐里、溢出的水也應(yīng)該是一樣多?,F(xiàn)在,放王冠的罐子里溢出來的水多,說明玉冠的體積比純金塊大,由此可見,王冠不是純金的?!?/p>
國王忙派人把金匠抓來一查問,果然是用同樣重的黃銅代替,鑄在金冠的內(nèi)層。王冠中摻假的秘密就這樣被揭開了。
四、陳景潤
1937年,勤奮的陳景潤考上了福州英華書院,此時正值抗日戰(zhàn)爭時期,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喪,不想因戰(zhàn)事被滯留家鄉(xiāng)。
幾所大學得知消息,都想邀請沈教授前進去講學,他謝絕了邀請。由于他是英華的校友,為了報達母校,他來到了這所中學為同學們講授數(shù)學課。
一天,沈元老師在數(shù)學課上給大家講了一故事:“200年前有個法國人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6=3+3,8=5+3,10=5+5,12=5+7,28= 5+23,100=11+89。
每個大于4的偶數(shù)都可以表示為兩個奇數(shù)之和。因為這個結(jié)論沒有得到證明,所以還是一個猜想。大數(shù)學歐拉說過:雖然我不能證明它,但是我確信這個結(jié)論是正確的。
從此,陳景潤對這個奇妙問題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課余時間他最愛到圖書館,不僅讀了中學輔導(dǎo)書,這些大學的數(shù)理化課程教材他也如饑似渴地閱讀。因此獲得了“書呆子”的雅號。
五、華羅庚
有一次,他跟鄰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們走著走著;忽然看見路旁有座荒墳,墳旁有許多石人、石馬。這立刻引起了華羅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個究竟。于是他就對鄰居家的孩子說:
“那邊可能有好玩的,我們過去看看好嗎?”鄰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會兒,我有點害怕?!蹦懘蟮娜A羅庚笑著說:“不用怕,世間是沒有鬼的?!闭f完,他首先向荒墳跑去。
兩個孩子來到墳前,仔細端詳著那些石人、石馬,用手摸摸這兒,摸摸那兒,覺得非常有趣。愛動腦筋的華羅庚突然問鄰居家的孩子:“這些石人、石馬各有多重?”
鄰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著他說:我怎么能知道呢?你怎么會問出這樣的傻問題,難怪人家都叫你‘羅呆子’?!?/p>
華羅庚很不甘心地說道:“能否想出一種辦法來計算一下呢?”鄰居家的孩子聽到這話大笑起來,說道:“等你將來當了數(shù)學家再考慮這個問題吧!不過你要是能當上數(shù)學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p>
華羅庚不顧?quán)徏液⒆拥某靶Γ瑘远ǖ卣f:“以后我一定能想出辦法來的。”
一、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后,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1+2+3+ ...+97+98+99+100 = 老師心里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高斯叫住了!原來高斯已經(jīng)算出來了,高斯告訴大家他算出的答案:5050,從此以后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jīng)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數(shù)學基礎(chǔ),更讓他成為數(shù)學天才!二、祖沖之公元462年,祖沖之請求宋孝武帝頒布新歷,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議。那時候,有一個皇帝寵幸的大臣戴法興出來反對,認為祖沖之擅自改變古歷,是離經(jīng)叛道的行為。祖沖之當場用他研究的數(shù)據(jù)回駁了戴法興。戴法興依仗皇帝寵幸他,蠻橫地說:“歷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應(yīng)該改動?!弊鏇_之一點也不害怕。他嚴肅地說:“你如果有事實根據(jù),就只管拿出來辯論。不要拿空話嚇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幫助戴法興,找了一些懂得歷法的人跟祖沖之辯論,也一個個被祖沖之駁倒了。但是宋孝武帝還是不肯頒布新歷。直到祖沖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創(chuàng)制的大明歷才得到推行。盡管當時社會十分動亂不安,但是祖沖之還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學。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數(shù)學方面。他曾經(jīng)對古代數(shù)學著作《九章算術(shù)》作了注釋,又編寫一本《綴術(shù)》。他的最杰出貢獻是求得相當精確的圓周率。經(jīng)過長期的艱苦研究,他計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最早把圓周率數(shù)值推算到七位數(shù)字以上的科學家。祖沖之在科學發(fā)明上是個多面手,他造過一種指南車,隨便車子怎樣轉(zhuǎn)彎,車上的銅人總是指著南方;他又造過“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試航過,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還利用水力轉(zhuǎn)動石磨,舂米碾谷子,叫做“水碓磨”。祖沖之晚年的時候,掌握宋朝禁衛(wèi)軍的蕭道成滅了宋朝。三、阿基米德古希臘著名科學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前212年)的浴室里,阿基米德在洗澡。浴盆里放了大半盆熱氣騰騰的水,阿基米德一屁股坐了下去,忽然覺得渾身輕飄飄的,身子浮動著,那熱水嘩嘩地直從盆里溢出來?!八诺么蠖嗔??!彼乱庾R地站了起來。盆里的水落了下去,他孩子氣地又重重地坐下去,水又往上升起,沒過盆沿溢了出來。忽然,他眼睛一亮,跳出浴盆,光著身子沖到門外,跑上大街,高喊道:“我知道啦!我知道啦!”咦!這老頭瘋了嗎?瞧,他渾身上下一絲不掛。其實,阿基米德沒有瘋,他解開了一個重要的秘密,一時有點忘乎所以。幾天前,地中海的西西里島上的敘拉古王國的國王,叫金匠做了一頂純金的王冠,漂亮極了。可大臣們卻竊竊私語:“誰知道是不是純金的?”國王聽了這種議論后,就叫人把王冠稱了一下,可是王冠和交給金匠的金子一樣重,沒法辨別里面有沒有含別的什么金屬。國王就把聰明的阿基米德召來,讓他弄個水落石出?,F(xiàn)在,阿基米德在洗浴時得到了一種啟發(fā),他覺得,馬上就可以弄清這個王冠的秘密。當阿基米德發(fā)覺大家在一旁嘲笑他,低頭一看,才知道自己赤裸著身子,馬上回屋胡亂地穿上一套衣服,進王宮去了。他給國王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找來一塊和金冠同洋重的純金塊、兩只同樣大小的罐子和盤子,然后把王冠和金塊分別放進裝滿水的罐子里,當水從罐子里溢出來時,各用盤子接著。最后把這些水分別稱一稱,結(jié)果,發(fā)覺溢出來的水不一樣多。阿基米德對國王說:“現(xiàn)在我可以斷定,這只王冠里摻有其他金屬。”國王問:“為什么?”“王冠和純金塊一樣重。但如果王冠是純金的,那么,它們的體積也應(yīng)該是一樣大,放進水罐里、溢出的水也應(yīng)該是一樣多?,F(xiàn)在,放王冠的罐子里溢出來的水多,說明玉冠的體積比純金塊大,由此可見,王冠不是純金的?!眹趺ε扇税呀鸾匙硪徊閱枺皇怯猛瑯又氐狞S銅代替,鑄在金冠的內(nèi)層。王冠中摻假的秘密就這樣被揭開了。四、陳景潤1937年,勤奮的陳景潤考上了福州英華書院,此時正值抗日戰(zhàn)爭時期,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喪,不想因戰(zhàn)事被滯留家鄉(xiāng)。幾所大學得知消息,都想邀請沈教授前進去講學,他謝絕了邀請。由于他是英華的校友,為了報達母校,他來到了這所中學為同學們講授數(shù)學課。一天,沈元老師在數(shù)學課上給大家講了一故事:“200年前有個法國人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6=3+3,8=5+3,10=5+5,12=5+7,28= 5+23,100=11+89。每個大于4的偶數(shù)都可以表示為兩個奇數(shù)之和。因為這個結(jié)論沒有得到證明,所以還是一個猜想。大數(shù)學歐拉說過:雖然我不能證明它,但是我確信這個結(jié)論是正確的。從此,陳景潤對這個奇妙問題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課余時間他最愛到圖書館,不僅讀了中學輔導(dǎo)書,這些大學的數(shù)理化課程教材他也如饑似渴地閱讀。因此獲得了“書呆子”的雅號。五、華羅庚有一次,他跟鄰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們走著走著;忽然看見路旁有座荒墳,墳旁有許多石人、石馬。這立刻引起了華羅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個究竟。于是他就對鄰居家的孩子說:“那邊可能有好玩的,我們過去看看好嗎?”鄰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會兒,我有點害怕?!蹦懘蟮娜A羅庚笑著說:“不用怕,世間是沒有鬼的?!闭f完,他首先向荒墳跑去。兩個孩子來到墳前,仔細端詳著那些石人、石馬,用手摸摸這兒,摸摸那兒,覺得非常有趣。愛動腦筋的華羅庚突然問鄰居家的孩子:“這些石人、石馬各有多重?”鄰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著他說:我怎么能知道呢?你怎么會問出這樣的傻問題,難怪人家都叫你‘羅呆子’?!比A羅庚很不甘心地說道:“能否想出一種辦法來計算一下呢?”鄰居家的孩子聽到這話大笑起來,說道:“等你將來當了數(shù)學家再考慮這個問題吧!不過你要是能當上數(shù)學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華羅庚不顧?quán)徏液⒆拥某靶?,堅定地說:“以后我一定能想出辦法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