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位于瑞士以北的德國,在鐘表世界里,也是一塊極其重要的版圖。
千萬別把“德國制造”的印象僅停留在德系名車之上,實際上制表已經(jīng)開啟了德式工藝的另一個傳說,德國制表以嚴謹?shù)淖?
位于瑞士以北的德國,在鐘表世界里,也是一塊極其重要的版圖。
千萬別把“德國制造”的印象僅停留在德系名車之上,實際上制表已經(jīng)開啟了德式工藝的另一個傳說,德國制表以嚴謹?shù)淖鍪聭B(tài)度為根本,成就了頗具德式傳統(tǒng)工藝的靈魂。
1、齊博林(Zeppelin)
如果用造飛艇的那股勁來做手表,齊博林說不定已是另外一番模樣。
是的,齊博林本是一間飛艇制造公司,其飛艇在20世紀初期大放異彩。特別是在一戰(zhàn)時期,當時的飛機性能還十分薄弱,德國在航空建設方面的主要工作就是培養(yǎng)齊博林飛艇。偵查、救援、攻擊,齊博林飛艇樣樣俱全,讓英國方面頗為頭疼。
齊博林飛艇在戰(zhàn)爭年代發(fā)揮軍事作用,和平年代則用于觀光。當然,普通市井小民是無法享受飛艇觀光的,僅限于上流社會、皇宮貴族。齊博林官方稱貴族們在觀光時也將獲得一枚“齊博林手表”,即“禮品表”,這算是它的品牌起源。
據(jù)聞齊博林手表在德國本土銷量十分不錯,好賣的肯定不會太高端,齊博林手表價位比較親民,機械表1~2K即可入門,整體設計風格偏商務。機芯基本外購,所以一開始我說,如果制表能有造飛艇那種自主研發(fā)精神,齊博林這個品牌的地位不止于此。
2、朗坤(Laco)
朗坤于1925年創(chuàng)立,1940年與萬國、朗格、Stowa、萬普共同參與了二戰(zhàn)B-uhr計劃。B-Uhr意為“觀測表”,主要特點是:精準度高,讀認性好。
每只B-Uhr在交付使用之前,須通過軍方的檢測部門嚴格進行測試,朗坤因此在二戰(zhàn)中名聲大噪,其獨創(chuàng)的標有阿拉伯數(shù)字的內外環(huán)無反光亞黑色表面及涂有熒光材料的三針,成為現(xiàn)代飛行員表的標志設計。
然而出來混,遲早要還的。1945年2月,朗坤廠房在一次空襲中化為瓦礫。
幸運的是,在馬歇爾計劃的幫助下,工廠迅速重建,并在接下來的十幾年里達到黃金期,這段時間使用的是自家Durowe(杜洛維)機芯,該機芯也從1952年起向各種手表制造商供應了大量可靠和高質量的機芯產品。時至今日,朗坤大部分表款機芯采用日本西鐵城機芯,少數(shù)表款采用瑞士ETA機芯。
相比齊博林的商務氣息,朗坤則看起來要“硬朗”很多,絕不多數(shù)表款都包含濃厚的軍表風格,因此收獲了一些粉絲的鐘愛,機械表入門價位在2~3K。
3、司多娃(Stowa)
前面說到,參與德國納粹空軍用B-Uhr計劃的,還有Stowa,是個老品牌了。有了戰(zhàn)爭的基因,Stowa的部分表款同樣含有硬朗氣質,除此之外,它的包豪斯風格也讓人印象深刻。
Stowa紅12
Stowa年產四五千枚,一些觀念還是比較前衛(wèi),個人定制(前幾年常提的C2B概念),但發(fā)展性較差,很難形成規(guī)模生產,成本也無法很好地把控。
Stowa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采用ETA機芯,這也是被詬病較多的非純種德國血液。裝配和設計都在普福爾茨海姆市的工廠里面進行手工制作完成,沒有Glashütte小鎮(zhèn)的符號,僅僅made in germany。
這里補充一下,made in swiss和made in germany相差甚遠,我大天朝很多產品都可以寫made in germany,因為沒有法律來保護這個標志。德國制造的標注并不如瑞士制造嚴謹,盡管2014年迫于這種混亂的情況,德國鐘表協(xié)會采取措施和制定標準,卻依舊無法保證德國制造的“完整性”。
整體而言,Stowa的做工和技術實力不是很強,比較能炒。機械表價格多在6~8K,前面講到,年產不高,強調定制,意味著需要一定時間的等待才能入手。
4、榮漢斯(Junghans)
榮漢斯誕生于1861年,起初只是生產個別零件,在零件逐漸得到外界認可后,榮漢斯建立表廠開始生產手表。
時間的易讀性,是榮漢斯發(fā)展的核心點,所以不少表款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和諧,此外包豪斯也是它主打的玩法。
max bill和大師是品牌最火熱的兩個系列,入門機械表萬元以內可搞定,加點月相、計時功能的話則要近2W。
5、辛恩(Sinn)
小眾品牌Sinn,在國內沒有成熟的銷售和售后渠道,但不妨礙許多表友通過代購等方式入手。相比之下,品牌在香港、臺灣省、日本的市場要完善許多,甚至推出過不少只在日本發(fā)售的特別限量型號。
從做飛行員用表起家,到各類工具表、任務用表領域,Sinn不斷引入創(chuàng)新科技和材料,締造了不少奇跡,特色技術包含:氬氣保護、硫酸銅管除濕、抵抗極端溫度、安全外圈、硅油充填、泰氏硬化處理、德國潛艇鋼材的運用等。
作為功能性手表,一切從實用出發(fā),Sinn的表款多在功能上做出改變,外觀設計不會變化太多,這是品牌有利有弊的一點。此外,由于國內市場不成熟,含有特殊功能的表款在售后并不會太順暢,一般都會返廠處理,這方面可能會對表友造成煎熬。
盡管采購和售后困難、外觀設計沒有過多改變,Sinn還是保有一定的用戶群,入門款556價格在6K左右,大火的潛水表U1&U2、T1&T2也在2W內即可搞定。
6、諾莫斯(Nomos)
1906年,Nomos1創(chuàng)立,自己并不生產手表,而是定制類似與格拉蘇蒂小鎮(zhèn)標志“藍鋼螺絲、四分之三夾板、鵝頸微調、黃金套筒”的瑞士懷表,然后打上”Nomos”的商標,并加上“Glashutte I/Sachsen”字樣進行售賣。
然而這些標記有“Glashutte I/Sachsen”字樣的懷表質量極差,明顯損害了格拉蘇蒂小鎮(zhèn)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等人經(jīng)過半個世紀的苦心經(jīng)營后獲得的優(yōu)質鐘表名聲,擾亂市場,把小鎮(zhèn)攪得天翻地覆。
隨后,朗格、阿斯曼、聯(lián)合三家公司提起訴訟并經(jīng)過幾年的官司才結束這場糾紛,法院判決Nomos1不能再標記“Glashutte I/Sachsen”,Nomos1公司就此離開格拉蘇蒂。
現(xiàn)代Nomos2創(chuàng)立于1990年,網(wǎng)絡流傳的Nomos2宣傳文稿把歷史追溯到1906年,卻對當年轟動德國制表業(yè)的事件只字不提。有人覺得:既要借尸還魂,又要否認歷史,這有點過了。
所以Nomos2=Nomos1?
還是Nomos2≠Nomos1?
各位自己判斷。
歷史課上到這,來講Nomos的手表。前面說到Stowa做包豪斯的款式,但把包豪斯做到極致的品牌,還得是Nomos。司多娃無論在軍事背景,還是歷史承襲都有優(yōu)勢,為什么包豪斯風格做不贏Nomos?一個很大的原因是Nomos只做包豪斯風格。
機芯方面,Nomos起初也是外購。比如小三針經(jīng)典手動機芯ETA7001(已停產),Nomos一開始只是稍作打磨;隨后,Nomos將7001逐漸升級成采用噴砂工藝、3/4夾板、更換精密調校方式等的Alpha(只采用7001的主夾板,包含超過60%以上的自產零件);最后,宣布自產Epsilon(雖宣稱全部自產,但仍能發(fā)現(xiàn)7001的影子)。
Nomos后來居上,在機芯方面的付出,也把吃老米的Stowa甩在身后,成為了最知名的德表之一。Nomos的包豪斯,吸引了無數(shù)粉絲的目光,但很多人也會就此忽略一個問題——它天生殘疾。
追求簡潔的包豪斯,手表不可能做厚(只做手動機芯也是一方面,手動機芯可以比自動更?。?,就意味著加工空間小、零件小,因此在后續(xù)使用會增加損壞風險,返修率較高。
最后說下Nomos的手表價位,主要集中在1~3W。
7、格拉蘇蒂原創(chuàng)(Glashütte Original)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段子:“格拉蘇蒂在研究什么?在研究朗格?!?/p>
段子的意思是指格拉蘇蒂原創(chuàng)在初期找不著北,抄抄勞力士,抄抄寶璣,后來朗格火了以后,就回去做“德國”表了。
描述很幽默,至于這段“黑歷史”,我個人不多做評價,來聊聊兩者的淵源。
格拉蘇蒂原創(chuàng),與朗格并列德國制表的兩座大山,英文名簡寫是GO,工廠地址與朗格比鄰而立,中間隔著一條幾米寬的小草坪。
愛喝酒的人應該知道,我國國酒茅臺的生產地貴州省遵義仁懷市茅臺鎮(zhèn),在解放前有很多的制酒燒鍋,最有名的有三家:成義(華茅)、榮和(王茅)和恒興(賴茅),解放后公私合營成立了國營茅臺酒廠。在改革開放后,有以前燒鍋的后人回到茅臺鎮(zhèn)還生產如賴茅的醬香型白酒。
GO和朗格之間的關系完全就是國營茅臺酒廠和賴茅的德國版。在東德實行社會主義改造之時,格拉蘇蒂鎮(zhèn)所有的制表廠合并成立了GO的前身GUB。而在東西德合并后,GUB私有化變成了GO,后來為Swatch集團收購。
朗格家族的后人從西德回到東德后,則以私企的名義重新拾起朗格這個品牌制作手表。
說回產品,GO的產品線上擁有多達700+款手表,3/4夾板、鵝頸微調裝置、黃金套筒、偏心大日歷等,幾乎每款手表都帶著滿滿的德國味兒。
拿GO的大日歷來說,兩個數(shù)字片處在同一個平面;而朗格的不是,十位數(shù)盤與個位數(shù)盤上下重疊,中間僅隔零點幾毫米,所以窗框才有中間的立柱。從這方面可以感受到GO的制表技術同樣不俗。
再來說雙鵝頸微調裝置,GO獨有的技術。前有手動雙鵝頸65、手動雙鵝頸“朝天擺”66;后有自動雙鵝頸90;自動雙鵝頸“朝天擺”91(朝天擺指擺輪在表盤正面)。
鋼殼66曾是GO最火的一款,顏值高,條紋打磨、黃金套筒、雙鵝頸等全部呈現(xiàn)在表盤正面,公價11萬多,有人認為在同等的價格下,沒有一只手表可以達到鋼殼66的“藝術高度”。
鋼殼91
隨后91變成自動陀,多了擺陀稍微增加了厚度(也僅有12.3mm),把66的動儲換成了德表標志性的大日歷,更加毒人。
GO擁有自己的表盤廠及零配件生產基地,所以產品能夠100%自主研發(fā),整體零件自主制造達95%,從機芯到表盤到一顆細小的螺絲,都可以由自己來完成。GO做過石英表,也做鋼殼,入門價位一般在5W左右,比如大熱的白盤藍鋼大三針39-59。
8、莫里茨·格羅斯曼(Moritz Grossmann)
格羅斯曼,德國復興品牌,它也是一位制表師的名字。這位制表師是曾與朗格大師齊名的存在,在向德國引進法國制表體系方面貢獻巨大,只是壽命不長,以其名字命名的品牌存在時間較短。
Benu Enamel
08年,引入投資的格羅斯曼在格拉蘇蒂小鎮(zhèn)重生,重新獨家開發(fā)的產品表現(xiàn)不俗,并逐漸進入大眾視野。
Calibre 100.1手動機芯
該品牌手表有幾大特色:
1、少有的自制指針,特殊的深色燒藍;
2、機芯風格復古程度很高,德國銀夾板,特殊的螺旋微調,以及古懷表式按鈕調時機制;
3、開發(fā)了獨家GROSSMANN式擺輪;
4、和朗格一樣進行二次組裝;
5、表款簡潔大方。
缺點就是偏貴。如Benu Enamel小三針,價格在20W左右。
9、朗格(A.Lange & S?hne)
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1845年創(chuàng)立朗格,同時在他的帶領下,格拉蘇蒂小鎮(zhèn)逐漸成為了全德國最重要的制表地,涌現(xiàn)了一大批的制表品牌,形成了完整的產業(yè)鏈。
至于之后的懷表如何如何受皇室歡迎、二戰(zhàn)時廠房被蘇聯(lián)炸彈摧毀導致歷史真空40多年等,這里不加贅述。
真正的浴火重生。
1990年12月7日,瓦爾特?朗格注冊新的朗格公司,標志著現(xiàn)代朗格的開端。你可能不知道,在新朗格成立之時,沒有工人、沒有廠房、沒有圖紙、沒有錢,除了一位花甲老人和他的畢生夢想,剩下的全都空空如也。
瓦爾特?朗格和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雕像,瓦爾特?朗格于2017年1月逝世
鐘表世界應該感謝這位老人,讓朗格得以浴火重生。
隨后經(jīng)過4年籌備,朗格于1994年10月4日在德累斯頓皇宮發(fā)布復興品牌后的四款嶄新手表,成為了全世界鐘表行業(yè)的焦點,也被看做是一個頂級品牌的全新誕生。
此中,就有朗格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塊手表——LANGE 1。據(jù)瓦爾特?朗格自己描述,這是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打造的男裝手表,18K黃金或鉑金950款式,附小時、分鐘和小秒針的偏心表盤、動力儲存指示,以及當時全球獨一無二、之后引起業(yè)界競相仿效的大日歷顯示。
隨后20多年時間,朗格自始至終秉承著“只打造貴金屬”的原則制表,這也導致朗格價格顯得不那么親民,入門級別10W起,凡人怎能輕易摸到?
可朗格有錯嗎?并沒有。
L951機芯
朗格Datograph的推出,直接定義了“什么是最美機芯”。L951機芯誕生就直接登上德國制表的巔峰,無論在業(yè)界還是坊間,垂涎于它的人群數(shù)之不盡。其標志性的德國銀橋板、格拉蘇蒂條紋、雕花擺輪夾板、鵝頸微調、藍鋼螺絲、紅寶石黃金套筒無一不讓人驚呼絕世之作。
貓頭鷹
朗格Zeitwerk則用“荒誕不已”的外觀告訴你,一向嚴謹?shù)牡聡艘膊刂巴媸啦还А钡男膽B(tài)。Zeitwerk,又稱貓頭鷹,是朗格最有趣的系列,9點鐘位置開設窗口顯示小時,3點鐘位置窗口顯示分鐘,并呈中心對稱,讀取時間非常簡便,一眼即知。
Grand Complication
朗格Grand Complication,具備七項復雜裝置,是歷來在德國制造過的最復雜腕表。這枚腕表售價近200W歐元,但填補了朗格在復雜款式上的所有空缺,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開端。
江湖中人喜歡將朗格與PP放在一起比較,先不管合理性,這對于朗格而言總歸是一種肯定。
金庸筆下,武力值最高的是誰?掃地僧?孤獨求???張三豐?
罷了罷了,它就是朗格,它只做朗格。
德表品牌還有很多,并未全部提及。
德表有哪些
最近剛好有出兩篇德系腕表品牌介紹文章
朗格 A.Lange&Sohne 、 格拉蘇蒂原創(chuàng) Glashütte Original 、格拉蘇蒂·莫勒 Muehle-Glashuette 、瑞寶 Chronoswiss 、諾莫斯 Nomos 、 辛恩Sinn 、 朗坤Laco 、 榮漢斯Junghans 、 聯(lián)合Union 、 帝瑪Tutima 、齊博林ZEPPELIN 、 愛麗舍ELYSEE
瑞表獨霸天下?還有德表能和瑞表抗衡!
原創(chuàng) 實習妹子 萬表手表交流
作為一個男人說起德國你會想到什么?金發(fā)碧眼、身材妖嬈的美女除外,那就是德國汽車,德國的機器制造工藝水平和汽車制造水平是世界上最好的,大眾、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 、歐寶等是德國的汽車品牌。
但是有句話這樣流傳的“窮玩車 富玩表”,前幾天在微博看到我們人均工資又上漲了,所以我們今天就不聊德國車,我們來看看德國腕表!
、
德制腕表可以說是再一次的崛起了,二戰(zhàn)之前,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個制表大國之一。但在二戰(zhàn)中受到嚴重的破壞,好在柏林墻推倒后又贏來了蓬勃的發(fā)展期,現(xiàn)如今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制表國。德國人的務實與嚴謹?shù)奶幨聭B(tài)度,讓我們都非常的相信德制腕表的精準。
朗格 A.Lange&Sohne
第一個要講的肯定是朗格,朗格作為德系腕表的代表,制表工藝那是無可非議的。它是地道的東部德國產品,曾經(jīng)因前東德的專制統(tǒng)治而消失過,但兩德統(tǒng)一后再度煥發(fā)青春。當時擁有萬國等品牌的VDO集團被朗格的傳人沃爾特.朗格說服,利用自己的技術力量,恢復了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朗格品牌。
在創(chuàng)立之初,其品牌定位就放在了最高端的百達翡麗之上,無論是雕花四分之三夾板、黃金套筒還是大日歷都是為了凸顯其與百達翡麗等的風格不同,但在技術與做工方面力圖不輸給百達翡麗。朗格制表所采用的全是貴金屬材質,所以腕表的價格也都頗高,一般均在10萬元以上,而且國內一般商場買不到。
朗格的機芯也是它之所以在人們心中備受推崇的原因之一,眾所周知大部分的機芯組裝都是講究精密的,由高級制表師來完成的。朗格的機芯在第一次裝好之后,會進行各種溫度、濕度、防震測試,為了檢測,還要把機芯重新拆解和清洗,進行第二次組裝。這種浩大而嚴密的工作程序,在其他品牌是沒有的。
格拉蘇蒂原創(chuàng) Glashütte Original
受朗格短期內迅速成熟的鼓舞,圍繞著原東德德累斯頓附近的制表名城格拉蘇蒂,格拉蘇蒂品牌也迅速推出,并且成為斯沃琪集團對抗朗格的一大主力,在古老工藝的傳承以及復雜機芯的開發(fā)方面力追朗格。
格拉蘇蒂原創(chuàng)Glashütte Original是產自德國格拉蘇蒂鎮(zhèn)的著名制表品牌,擁有純正的德國血統(tǒng),旗下全系列腕表100%裝載自制高級機芯,秉承傳統(tǒng)地德國手工制表工藝。格拉蘇蒂原創(chuàng)的工廠已經(jīng)有超過160年的歷史,經(jīng)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洗禮,還能完整保留著德國制表的工藝和傳統(tǒng)實屬不易,每一塊手表都達到了該地區(qū)的工業(yè)標準。
比如格拉蘇蒂的參議員系列腕表具有紳士的品格,擁有德國制表的細膩風格、經(jīng)典的造型和穩(wěn)定的性能。當然,隨著品牌不斷的發(fā)展,如今很多人也對其褒貶不一,不過不可否認格拉蘇蒂在某些地方還是值得欣賞的。
瑞寶 Chronoswiss
喜歡德國手表的朋友,可能都知道瑞寶手表。瑞寶1983 年在慕尼黑由制表大師Gerd-Rudiger Lang 創(chuàng)辦,以制作高級獨有的瑞士機械腕表而聞名于世,一直以家族形式營運。
瑞寶屬于世界鐘表業(yè)界高端品牌的后起之秀,但是以它獨特的設計和德國嚴謹制表態(tài)度而出名,比如我們能數(shù)出來它的特點有著名的三針一線設計、別具氣派的純銀大面盤、瑰麗細致的錢幣紋表圈、招牌洋蔥形表冠、經(jīng)典的單手計時功能等。
在機芯方面,產品采用瑞士ETA機芯以及瑞士Enicar與Marvin機芯,并加以改進。制造過程遵循德國傳統(tǒng)制表工藝,是瑞士與德國兩國制表業(yè)精華的結晶。因此手表價格也較為昂貴,價格通常在一萬元到三十萬不等。
格拉蘇蒂·莫勒 Muehle-Glashuette
格拉蘇蒂鎮(zhèn)當然就還是有格拉蘇蒂莫勒,格拉蘇蒂?莫勒是一個擁有150多年歷史的德國獨立制表品牌。1869年品牌創(chuàng)始人開始為格拉蘇蒂制表業(yè)提供精密測量儀器,隨后業(yè)務擴大至為汽車行業(yè)提供精密測量儀器,曾為邁巴赫汽車供應過計時器。
在品牌悠久的發(fā)展歷史中,與德國官方的合作從未斷絕德國海軍定制表就是出自旗下。飛行員起源于德國,莫勒也算是繼承了一些血統(tǒng),如果是對飛行表情有獨鐘的男士,如型號M1-37-34-LB、M1-37-47-LB的表款都是不錯的選擇。
莫勒繼承了格拉蘇蒂傳統(tǒng)特色,啄木鳥頸式微調技術專利裝備是它的一大亮點,并配以格拉蘇蒂傳統(tǒng)特色—莫勒3/4夾板與莫勒自動陀的機芯改良,使機芯始終保持著超高的準確度。腕表風格為嚴謹、簡潔、實用、極致、拒絕花俏的德式機械美學。
腕表的價格一般在八千至三萬左右,性價比不錯,做工也經(jīng)得起考驗。品牌在德國知名度較高,CHRIST等著名珠寶行也銷售,只是目前在國內屬于不是很多人了解的小眾品牌。
諾莫斯 Nomos
諾莫斯是德國知名腕表品牌,是Glashütte 腕表傳奇的延續(xù)。早起它隸屬東德,在十九世紀品牌以高品質的華麗腕表著稱。戰(zhàn)后逐步被遺忘,隨著德國的統(tǒng)一再度重生,得以將優(yōu)質的制表傳統(tǒng)延續(xù)下去,Nomos一目了然的設計意識即在每一枚腕表的性能與可讀性上“表露無遺”。
Nomos雖然設計很簡單,也不算是頂級的品牌,但在亞洲市場很受歡迎的德國表,因為它表殼較薄、表徑較小、設計簡潔,比較適合亞洲人戴。
Tangomat系列是Nomos的標志,簡潔的表盤、纖細的指針和表盤上大量的空閑空間成為了Nomos品牌的風格,也是東德制表風格的獨特象征。時間顯示由中央時針、中央分針和小秒針表盤來共同實現(xiàn),纖細的刻度和細長的指針讓人有一種干練的感覺。
今天說的都是德式表都是在中國內比較為大眾所知的表,那么有哪些小眾又好用的德式表呢?我們明天揭曉,各位也可以在下方留言預測一下哦!
文章部分圖片源于網(wǎng)絡
知道朗格、格拉蘇蒂不算什么,知道這些腕表才算是德表迷!
原創(chuàng) 老魏 萬表手表交流
上周講到了德表,朗格和格拉蘇蒂這些都是大家比較常見、熟悉的,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德國中端、親民、小眾點的德表有哪些。
辛恩Sinn
Sinn辛恩屬于正宗的德國本土手表品牌,于1961年由飛行員和盲飛教官HelmutSinn創(chuàng)立,當時名為“Helmut Sinn 特制鐘表”。在軍表、飛行員表的設計制造上非常出色,深受海外表友的喜愛。
但真正讓這個品牌崛起的是IWC萬國表廠擔任制造部門與設計發(fā)展部門領導人之一的LotharSchmidt先生。正是因為LotharSchmidt先生對開發(fā)和制造的專業(yè)技術的執(zhí)著,和引進新的科技與材料方面的經(jīng)驗,Sinn創(chuàng)造了諸多奇跡。
Sinn品牌專為德國各專業(yè)人士制表,最新款機械計時表被用于維和部隊,其先進的功能性設計越來越被世界表迷所關注,搭載瑞士ETA機芯,防水抗磁耐高低溫性均領先世界。近幾年來機械手表的浴火重生,也使得這個唯一來自德國法蘭克福的手表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興趣。
朗坤Laco
源自1925年的德國軍表制造大師,公司建立初期,致力于精密腕表部件生產。從1933年起,朗坤開始生產一系列高品質的腕表機芯。其獨創(chuàng)的標有阿拉伯數(shù)字的內外環(huán)無反光亞黑色表面及涂有熒光材料的三針,至今仍被大量手表愛好者追捧,成為現(xiàn)代飛行員表的標志設計。
1940年,朗坤和萬國、朗格、斯托華、萬普這5家制表廠共同參與了B-Uhr計劃。其主要特點是:精準度高,讀認性好。因參與B-Uhr計劃在二戰(zhàn)期間名聲大噪的朗坤,其獨創(chuàng)的標有阿拉伯數(shù)字的內外環(huán)無反光亞黑色表面及熱藍鋼熒光指針,已成為現(xiàn)代飛行員表的標志設計。
現(xiàn)代朗坤由拉赫(LACHER)家族的第六代繼承者安得利亞斯古恩特正式接管。一直致力于傳承家族制表工藝,在當今瑞士林立的制表業(yè)中,堅持德國原裝制造,其源自德意志血統(tǒng)的精湛工藝和純粹設計,在美國、日本等海外市場有著顯著的反響。
榮漢斯Junghans
總部設在德國施蘭貝格的德國鐘表品牌榮漢斯,創(chuàng)立于1861年,至今已有155年的歷史,擁有三千多項專利,1903年還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鐘表廠商。在榮漢斯腕表中,既有傳統(tǒng)的機械和石英工藝,也有獨特的無線電和太陽能技術,是德國鐘表的國民品牌,被譽為“德國表率”。
20世紀30年代,榮漢斯開始在腕表內融入自己的設計和制造理念。第一款Meister大師腕表于1936年問世,機芯采用J80型號,自30年代起奠定了Meister大師系列外觀的特色。如今,Meister大師系列成為榮漢斯經(jīng)典機械鐘表制造歷史見證者和代表。
讓世界記住榮漢斯的事件還是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作為比賽官方計時合作伙伴,榮漢斯憑借精確到百分之一秒的計時精度和世界第一張彩色沖線照片,在競技體育領域聲名鵲起。
聯(lián)合Union
聯(lián)合Union手表品牌只在歐洲少數(shù)幾個國家可以見到。1994年,格拉蘇蒂原創(chuàng)(Glashütte Original)建立,產品定位為奢侈品牌腕表與高檔時計,緊接著又重新注冊了Union這一商標,作為其旗下品牌之一。
關系類似勞力士與帝舵,但是兩者之間狀況其實有著一個絕大的不同,那就是聯(lián)合采用的是In House機芯 ,而帝舵并不采用勞力士的In House機芯,反而采用ETA機芯。
近年來Union在外觀等細節(jié)上苦下功夫,功能款式也增加不少,萬年歷型號是當世同類產品中較便宜的,BERGTER限量款系列機芯來自母廠格拉蘇蒂停產的高級芯,打磨素質并不弱,表面設計古典大方,價格3萬左右。
帝瑪Tutima
帝瑪表是一款“有地道德國味”軍表風格的手表。帝瑪Tutima手表始于1927年,就飛行表來說,TUTIMA是德國空軍、北約空軍與許多特種部隊的官方指定配備。
1997年開始KELEK承攬了特別計時表品牌百年靈的技術工作,百年靈此前一直是由KELEK負責進行再裝配業(yè)務的大客戶。
2006年10月,作為北約組織的官方手表供貨商,帝瑪宣布成為北約最新的戰(zhàn)斗機Eurofighter Typhoon 表的官方獨家制造商。帝瑪?shù)墓δ芘c實用性,在專業(yè)手表市場上享有盛譽。
齊博林ZEPPELIN
ZEPPELIN腕表的設計的靈感來自于德國人 Ferdinand Graf von ZEPPELIN發(fā)明的飛行船及其造型,并將腕表功能與制表工藝,搭配古典美學或時尚流行的元素,設計出與眾不同的德意 志腕表。
ZEPPELIN 腕表主要零件是在歐洲或德國制造,所有的表會在面板上或是表背上正式打印出MADE IN GERMANY, 所以不管是機械機芯或瑞士的石英機芯皆經(jīng)過嚴格的品管控制。
愛麗舍ELYSEE
愛麗舍腕表以迷人的復古設計,令人嘆為觀止的工藝及其飽含激情的賽車精神,成為極具特色的德國腕表品牌。它的歷史可追溯到1920年的瑞士,其后在1960年回歸德國的珠寶之鄉(xiāng)普福爾茨海姆(Pforzheim)。
在數(shù)十年的發(fā)展中,它始終跟隨內在價值的指引,堅持經(jīng)典手表制造的悠遠傳統(tǒng),專注于德國制造的優(yōu)良品質。
德國制表的雖然與瑞表還是有一段距離,除了朗格之外,大多數(shù)品牌距離業(yè)內的頂端還有一段不算短的路要走。
但是德表更加偏向生活和實用,德式表有自己的風格和技術,未來前景還是不錯的。德國表還是偏向個性與入時,這樣有格調的品味價格也不會“高高在上”難以觸及。
文章圖片源于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