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我國民用航空發(fā)展的四個階段》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本文目錄一覽:
1、航空法發(fā)展包括哪幾個階段
2、我國民航發(fā)展有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我國民用航空發(fā)展的四個階段》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 1、航空法發(fā)展包括哪幾個階段
- 2、我國民航發(fā)展有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主題是什么?
- 3、世界民航運輸的發(fā)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 4、民航安全管理的發(fā)展分為哪幾個階段
- 5、中國航空發(fā)展史的四個階段是什么?
航空法發(fā)展包括哪幾個階段
1784年巴黎市政局發(fā)布治安令:未經批準,不得放飛。大概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航空法令。
航空活動除了在本國領空內進行,往往在國際間開展,國際航空運輸活動的發(fā)展促使與國際航空運輸相關的公約的制定和完善,1919年10月3日簽定的《空中航行管理公約》;1928年2月20日簽定的《泛美商業(yè)航空國際公約》。1929年簽定的《統(tǒng)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guī)則的公約》(華沙公約)。
1944年12月7日簽定的《國際民用航空公約》(芝加哥公約)。根據該公約成立了國際民用航空組織。
后來又簽署了一系列世界性多邊條約。此外,還有一批地區(qū)性多邊條約以及各國之間簽定的雙邊航空協(xié)定。比如,1963年簽訂了《東京公約》等三個反劫機公約,1999年《蒙特利爾公約》,2010《北京公約》等。
具體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相關條文內容
第95條:公共航空運輸企業(yè)應當以保證飛行安全和航班正常,提供良好服務為準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運輸服務質量。
第126條:旅客、行李或者貨物在航空運輸中因延誤造成的損失,承運人應當承擔責任;但是,承運人證明本人或者其受雇人、代理人為了避免損失的發(fā)生,已經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或者不可能采取此種措施的,不承擔責任。
第74條:民用航空器在管制空域內進行飛行活動,應當取得空中交通管制單位的許可。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航空法
我國民航發(fā)展有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主題是什么?
中國民航發(fā)展有四個階段
一、1949年-1978年,初創(chuàng)期。
194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在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下設民用航空局,受空軍指導。11月9日,中國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兩員工光榮起義,并率領12架飛機回到北京、天津,為新中國民航建設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和技術力量。1950年,新中國民航初創(chuàng)時,僅有30多架小型飛機,年旅客運輸量僅1萬人,運輸總周轉量僅157萬噸公里。
二、1978年-1987年,調整期。
1980年2月14日,鄧小平指出:“民航一定要企業(yè)化”。同年3月5日,中國政府決定民航脫離軍隊建制,把中國民航局從隸屬于空軍改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實行企業(yè)化管理。
1980年全民航只有140架運輸飛機,且多數是20世紀50年代或40年代生產制造的蘇式伊爾14、里二型飛機,載客量僅20多人或40人,載客量100人以上的中大型飛機只有17架;機場只有79個。
三、1987年-2002年,前進期。
“八五”時期是我國民用飛機數量增長最快的時期。1995年末,我國民用飛機總架數達到852架,其中運輸飛機416架,通用航空和教學校驗飛機436架,運輸飛機商載總噸位7900噸,飛機座位數6.05萬個。這一階段中,我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和貨物運輸量年均增長分別達18%、16%和16%,高出世界平均水平兩倍多。
四、2003年-至今,發(fā)展期。
2002年3月,中國政府對中國民航業(yè)再次進行重組。2004年10月2日,在國際民航組織第35屆大會上,中國以高票首次當選該組織一類理事國。2008年,我國內地共有通航機場152個,完成旅客吞吐量4.06億人次,貨郵吞吐量883萬噸。
世界民航運輸的發(fā)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確實跑題了,我來修改:
航空運輸業(yè)的發(fā)展始于1871年。當時普法戰(zhàn)爭中的法國人用氣球把政府官員和物資、郵件等運出被普軍圍困的巴黎。1918年5月5日,飛機運輸首次出現,航線為紐約—華盛頓—芝加哥。同年6月8日,倫敦與巴黎之間開始定期郵政航班飛行。30年代有了民用運輸機,各種技術性能不斷改進,航空工業(yè)的發(fā)展促進航空運輸的發(fā)展。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在世界范圍內逐漸建立了航線網,以各國主要城市為起訖點的世界航線網遍及各大洲。1990年,世界定期航班完成總周轉量達2356.7億噸。
進入二十一世紀初,由于互聯(lián)網泡沫破滅和 2001
年恐怖襲擊事件的沖擊,接踵而來的美國次貸所引發(fā)的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低迷,國際航空客運和貨運量持續(xù)下滑,直至2017年,民航運輸量才回升,貨運量增長 9.7%。2018 年增勢平穩(wěn),與全球貿易量保持一致,全球航空貨運需求增長 3.4%??瓦\方面,全球航空公司定期航班總計運送旅客達 44 億人次,比 2017 年增加 6.9%??瓦\方面,全球航空公司定期航班總計運送旅客達 44 億人次,比 2017 年增加 6.9%。
然而,接著是“新冠狀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對全球航空業(yè)經營造成了嚴重打擊。據IATA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20年初,全球客運量大幅減少,較2019年同期下降了11%;同時,受客運量減少和各國因疫情爆發(fā)而實施的交通管制措施影響,全球客機停飛量接近70%。
目前,新冠疫情還在全球持續(xù)擴散,變異病毒不斷出現,疫情何時結束,還遙遙無期。受重大沖擊的航空運輸市場,所面臨的是航空運輸結構控制過程中的復蘇,此次疫情事件后,世界民航運輸業(yè)復蘇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復蘇壓力大。
民航安全管理的發(fā)展分為哪幾個階段
中國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簡稱“民航局”)雖然提出了建立民航安全管理體系(SMS)的基本要求和相關要素,但并沒給出具體的操作指南、實施規(guī)范和審核標準,目前國內也無一成功的民航企業(yè)案例可供參照和借鑒。成功實施SMS的關鍵在于正確的認識、良好的方法和積極的行動。在開展SMS建設時,應根據SMS基本理念,結合中國民航與本企業(yè)的實際,在安全管理機制上進行大膽探索與實踐,不斷地創(chuàng)新安全管理方法與手段,扎實推進,持續(xù)改進,最終建立起一套適合民航企業(yè)自身特點和需要的SMS。筆者根據前期推行SMS的實踐經驗和反思,總結出了實施民航企業(yè)SMS的十大關鍵環(huán)節(jié)和基本解決思路。
中國航空發(fā)展史的四個階段是什么?
1949年-1978年,初創(chuàng)期。1978年-1987年,調整期。1987年-2002年,前進期。2003年-至今,發(fā)展期。
2002年3月,中國政府對中國民航業(yè)再次進行重組。2004年10月2日,在國際民航組織第35屆大會上,中國以高票首次當選該組織一類理事國。2008年,我國內地共有通航機場152個,完成旅客吞吐量4。06億人次,貨郵吞吐量883萬噸。
介紹
首都機場是中國第1個現代化航空港和最大空中交通樞紐、大型國際機場,位于北京東郊,離北京市中心20多公里,機場設備均為中國自行設計、制造、安裝,候機大樓建筑設計富有民族特色,全部使用國產材料;每小時可指揮70架次飛機起降,旅客吞吐量每小時可達1500人次。
中國其他較重要的民航機場還有上海、廣州、昆明、烏魯木齊、大連、廈門等。
關于《我國民用航空發(fā)展的四個階段》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