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汪滔,198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香港科技大學畢業(yè)生,現任深圳市大疆創(chuàng)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3年,入讀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 。
2005年,與兩位同學開始研究無人駕駛
汪滔,198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香港科技大學畢業(yè)生,現任深圳市大疆創(chuàng)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3年,入讀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 。
2005年,與兩位同學開始研究無人駕駛飛行技術,成功讓飛機起飛 。
2006年,在香港科技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他創(chuàng)辦了深圳市大疆創(chuàng)新科技有限公司 。經過幾年的蟄伏期,大疆于近年呈現快速發(fā)展的態(tài)勢。
2011到2015年,大疆創(chuàng)新銷售額增長近100倍。
目前,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中,大疆的產品占據了7成, 更令“中國制造”在高科技領域嶄露頭角 。
在一般人眼里,在一些高科技領域,中國企業(yè)歷來都是扮演“追趕者”“跟跑者”的角色,而他和他的公司卻在短短十年內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充當著“領跑者”的角色。
2016年胡潤百富榜,汪滔以240億財富排名第77位。2016胡潤IT富豪榜,以240億元排名第14。
中國無人機領軍人物?
范緒箕:中國無人機之父
范緒箕與人類現代航空航天史幾乎同齡,中國人的飛天夢伴隨他整整一個百年,起起落落,終得一圓。上海交通大學原校長張杰曾這樣評價他的老前輩:眼不花耳不聾,百歲了還在堅持做創(chuàng)新研究。他本身就是一部歷史,一部“濃縮的航空航天發(fā)展史”。
1914年1月5日,范緒箕出生于北京。1935年,他從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機械系畢業(yè)后赴美留學。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與錢學森一同師從杰出航空科學家馮·卡門教授。在國家最艱難的階段,范緒箕回國,回國后,除在航空研究所工作外,還先后在浙江大學、清華大學任教。
我國的航空教育起步于上世紀30年代,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上海的交通大學都設立了航空系,但仍不能滿足航空發(fā)展的需要。1945年,范緒箕再次受聘為浙江大學教授,創(chuàng)建了浙江大學航空系。他長期致力于航空事業(yè)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主持設計、組織施工建成了浙江大學3英尺低速風洞,南京航空學院亞、跨、超音速風洞和熱應力模擬試驗設備。并且主持研制了中國第一架靶機,對航空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重要貢獻。
現代社會無人駕駛飛機正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其實早在1958年,范緒箕就提出了研制無人駕駛飛機的構想。2012年中國珠海航展上,中國的各種無人機引人注目,范緒箕也到了現場。看著當年的夢想真真切切地實現了,范緒箕說:“這是我一生的理想之一,我非常高興地看到理想在變成現實?!?/p>
范緒箕除了是我國空氣動力學研究的先驅者之一,還是航空教育的重要奠基人。1979年,范緒箕調任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第二年任校長。在上海交大任領導職位的5年里,他打破了當時只派進修教師的方式,頂住巨大的壓力從畢業(yè)生中選派了38個學生到美國讀研究生;他積極倡導導師制,給予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更好的成才舞臺。而且,每次范緒箕自己出國訪學時,看到美國大學里實驗室的先進設備,常常自己出錢買回來。很多設備并不便宜,他就犧牲自己在生活上的開銷。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事實上,范緒箕退居二線后,他也從未駛離追夢圓夢的人生航程。飛天夢,對范緒箕而言,永遠是“進行時”。他直言,“不能老跟著別人屁股后面,要趕快走到前沿去,實現空天強國的夢?!?/p>
2015年11月21日范緒箕在上海逝世,享年102歲。以百歲的高齡,見證了中國航空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范緒箕“本人即為傳奇”。